今年8月15日,是第三个全国生态日。二十年前的这一天,“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两山”理念在浙江安吉余村诞生。二十年沧桑巨变,一条条“钢铁动脉”在神州大地上铺展,载着“两山”理念穿越群山、跨过江河,书写着“护绿生金”的生态答卷。
铁路建设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青藏铁路穿越可可西里、三江源等多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全线设立了33处野生动物通道,设置了多个污水处理设备站点,减轻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化解高寒生态脆弱区开发难题;在江南水乡,江湛铁路建成了全球首例高铁拱形全封闭声屏障守护“小鸟天堂”,让高铁与鸟类家园和谐共存;川青铁路若尔盖隧道采取施工污水达准排放,废渣统一转运等一系列绿色施工措施,彰显对生态保护的重视……这些因地制宜的生态保护举措,如同为铁路沿线的自然生态系上了“安全锁”,彰显铁路部门守护生态的责任与担当。
铁路延伸之处,沉睡的生态资源被唤醒,“绿水青山”不断转化为“金山银山”。武汉铁路部门今年创新推出“武汉+神农架+襄阳”旅游计次票,暑运前17天吸引3.9万名旅客乘高铁奔赴“华中屋脊”;合福高铁将黄山、武夷山婺源、三清山等沿线景区串联起来,十年输送旅客逾8亿人次,书写新时代的“山海传奇”;川青铁路贯穿三星堆、松潘古城,让非遗手作与生态山珍沿铁轨“出山进城”……飞驰的列车成为激活生态价值的“金钥匙”,让“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
从藏羚羊通道到生态隧道,从碳纤维车身到氢能机车,铁路延伸之处,中国可持续发展的画卷正徐徐展开。未来,期待铁路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图景不断拓展,让“两山”理念在广袤神州大地上结出更丰硕的果实。(董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