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组“硬核数据”不断刷屏——春节假期(1月28日至2月4日),全国铁路累计发送旅客9626万人次。这一数字,不仅是“流动中国”的生动注脚,更是民生温度与发展活力的有力彰显。
近亿人次的铁路客流,反映了民众旺盛的出行需求,也是观察经济发展的一扇窗口。春节假期期间,热门旅游城市酒店爆满、餐饮业营业额激增、景区门票一票难求,这些现象都与铁路的高效运转密不可分。冰雪旅游专列载着南方游客开启“冰雪之旅”,“熊猫专列”载着家庭游旅客驶向川西……铁路成为促进跨区域消费的纽带,让“人气”转化为“经济效益”,为消费市场注入钢铁力量。
铁路春运中那些服务细节,也同样温暖人心。12306优化候补功能,营造公平的购票环境,缓解旅客的购票压力;重点车站设置“银发服务通道”帮助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顺利踏上旅程;高铁外卖服务让旅客吃遍沿线美食……这些看似微小的改变,却实现了公共服务从“保基本”到“优体验”的跨越。
今年春运已悄然过半,平安、有序、温馨的背后是科技的强大助力——智能调度系统让京沪高铁最短发车间隔缩至4分钟;人脸识别、无感安检设备大显身手,为赶车人群争分夺秒……铁路春运的科技变革,让旅客出行更美好,也彰显我国高质量发展的坚实步伐。
春运路上,助力旅客从“走得了”到“走得好”,铁路部门正在书写新时代的民生答卷。展望未来,期待铁路部门继续用与时俱进的创新实践,让旅客出行体验日新月异,为推动社会进步、增进民生福祉写下生动注脚。(李嘉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