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原创评论  >  正文

青苗网评:让家国情怀在清明节氤氲升华

2020-04-03 16:15:11 来源: 未来网

  “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

  又是一年芳草绿,清明节向我们迤逦行来。

  “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清明节上坟扫墓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风俗,古已有之,“士庶之家,宜许上墓,编入五礼,永为常式。”2008年,清明节正式成为法定节假日,放假一天。由此可见,清明节是不仅是人们祭奠祖先、缅怀亲人的节日,也是传承和发扬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节点”。

  亲往墓前祭祀祖先和已故的亲人,清除杂草,培添新土,先人的音容笑貌一一闪回,激起情感的阵阵涟漪,一注清泪打湿了敬献的鲜花,此时最能体会“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的感觉,清明节尽显缅怀、感恩、慎终追远的文化传统。

  “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清明节时气候变暖,降雨增多,是农业生产的关键节气,田间地头一片忙碌的景象。农民辛勤耕耘,播种希望。“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经过春天的紧张忙碌工作,才能收获秋天金灿灿的喜悦。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清明时节,草长莺飞,生机盎然,踏青、植树、郊游等各项户外活动也蓬勃开展,春光里散发着寻春探春赏春的欢乐气氛。穿梭于城市森林的现代人,在青山绿水间休憩身心,让清明节又增加了亲近自然、抚今忆昔、珍惜生命、感悟人生的厚重内涵。

  每年的清明节都是对孩子们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自然课堂”。无论是跟随父母去祖辈坟前扫墓,还是参加革命先烈的纪念活动,庄严肃穆的仪式激发孩子们寻根溯源的感恩之情,清明节成为传承传统文化、流淌血脉亲情的最佳载体,爱国主义、家国情怀在这一刻氤氲升华。

  今年的清明节又格外不同。新冠病毒肆虐了一个冬季,尽管我国疫情得到显著遏制,抗疫取得阶段性成果,但内防扩散、外防输入任务依然容不得一丝懈怠。在此背景下,为保障公共健康,坚守防控疫情的底线,各地都出台了“云祭扫”、 集中分批祭扫等措施,避免人群扎堆、聚集。

  虽然今年因特殊原因,许多人不能去现场祭扫,但家庭追思、网上祭祀、鲜花祭拜等新方式,既寄托了缅怀先人的长远情思,也符合绿色环保、防控疫情的要求,契合民俗传统和时代潮流,故受到民众的认可,移风易俗,应时而变,也赋予了清明节更多的时代意义。毕竟,无论何种方式,心存思念,真诚祭奠,感恩抒怀,正符合清明节宁静致远的节日本真。

  人间最美四月天,春和景明乃“清明”。清明节既是一个慎终追远、缅怀感恩的重要时刻,也是青少年感知历史、咀嚼文化、弘扬传统、返朴还真的重要时刻。传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守望中华民族的希望和未来,是青少年的光荣使命,也是清明节文化历久弥新的永恒“密码”。

  【青苗网评工作室】出品

  作者:斯涵涵

作者: 斯涵涵 编辑: 李奕磊

新书打榜

中央新闻网站  专注青少年领域

版权所有:未来网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5108号 京ICP备17024435号-6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客服电话:010-57526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