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原创评论  >  正文

未来网评:长征永远在路上,而今豪迈再出发

2021-10-22 08:54:16 来源: 未来网

  历史的足迹和精神的脉络,总会在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上产生交汇。85年前,中国共产党领导工农红军,以非凡的智慧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战胜千难万险,跨越万水千山,付出巨大牺牲,最终胜利完成了震撼世界、彪炳史册的长征,实现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事业从挫折走向胜利的伟大转折,开启了中国共产党为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而斗争的新的伟大进军,铸就了中国共产党人红色基因和精神谱系重要组成部分的伟大长征精神。

  既是“地球上最绚烂的红飘带”,也是“无与伦比的史诗般远征”,这段两万五千里的漫漫征程所蕴藏的伟力与真谛,已然为世人标注出一个伟大民族的精神坐标。

  长征之所以伟大,在于它创造了一个以弱胜强、挑战极限的奇迹。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先后在甘肃会宁和宁夏将台堡会师,就此完成磅礴力量的汇聚。在地图上把长征起点和终点之间画上一条直线,或许是轻而易举,但要脚蹬草鞋、肩扛枪炮,于苏区根据地到广袤大西北的两点之间纵横十余省,在艰难闯关夺隘、爬坡迈坎的语境下,一句“红军不怕远征难”更显出战士们的英勇与忠贞。

  身在新时代的今天,很多青少年抱着探寻精神密码的内心向往,以“重走长征路”的形式叩问着那段红色之路的往昔风雨,他们内心的一个“谜团”有待解开——在血战湘江、四渡赤水、飞夺泸定桥、转战乌蒙山、强渡嘉陵江、激战独树镇的处处险境、步步紧逼中,中国工农红军何以“把活路堵死、向死路求生”?历史的场景固然无法置换,但“革命理想高于天”的响彻云霄,足以回答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红军从哪儿来、到哪儿去!

  都说“历史是最好的老师”。万里长征记载着党的光辉历程,是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材。在红军长征胜利85周年纪念日到来之际,火箭军某旅组织官兵走进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江西于都,开展主题党团日活动。“虽不知何时是归期,也不知道终点在哪里,可红军将士听党话、跟党走的信念始终坚如磐石!”这是一名“95后”火箭军战士的心声。今年恰逢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在全党集中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当下,怎样看待长征在革命历史之中的地位作用?如何充分利用红色资源开展党史教育?厚重的问题需要有人解答。从主题活动进校园,到开办图文展,再到开展调研采访活动——各地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5周年纪念日的精彩活动纷呈,旨在激励后来人“此生留得豪情在,再作长征岂畏难”的壮志豪情。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路,一代人要走好一代人的长征路。“现在,我们正在进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长征,广大党员干部必须牢记党的理想信念和根本宗旨,必须弘扬伟大的长征精神,必须发扬革命战争年代那种敢于战斗、不怕困难的奋斗精神,勇于战胜各种艰难险阻、风险挑战,奋力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我们生活在和平安宁的新时代,但依然还有许多“雪山”“草地”需要跨越,还有许多“娄山关”“腊子口”需要征服。现在的中国,正在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不懈奋斗。纵观世界各国发展历程可以看到,一个国家在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必然有一种精神力量作为强大支撑,而长征,正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重要精神支点。

  长征永远在路上,而今豪迈再出发。前不久,长征二号F遥十三运载火箭将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送到预定轨道,中国航天员再次成功进驻天和核心舱。以“长征”命名的我国自主研发的运载火箭,正一次次将中国航天推向新高度,而在“神十三”任务中,一句句“北京明白”的指令也让几名“90后”调度火上热搜。85年前的那段远征,见证了平均年龄只有22岁的红军队伍之势如破竹;现在,无数青年正用自己的方式踏上新时代的长征路。对于这个国家和民族而言,长征属于历史,同样也属于未来。伴随着对长征精神的追寻,我们“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谢伟锋)

作者: 谢伟锋 编辑: 高富灿

新书打榜

中央新闻网站  专注青少年领域

版权所有:未来网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5108号 京ICP备17024435号-6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客服电话:010-57526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