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原创评论  >  正文

未来网评:致敬白衣天使,也多点关爱和理解

2022-05-12 18:31:08 来源: 未来网

  他们,是矗立在生死一线为生命争分夺秒的匆匆身影;他们,是身处疫情“暴风眼”一次次与疫魔擦肩的逆行勇士;他们,也是在大街小巷,手拿核酸检测棉签叫你张大嘴巴的“大白”……他们是谁?他们可能是孩子的父母,是你我的朋友,是长辈的儿女,但披上防护服,戴上医用口罩,他们有着一个共同的名字:白衣天使。

  今天是5月12日,第111个国际护士节。当前全国多地疫情防控形势依然复杂严峻,此时此刻众多医护人员依然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他们的拼搏,他们的付出,注定为这个特殊的节日增添了不凡的色彩。

  回想过去两年多倍显艰辛的抗疫岁月,疫情防控在哪里,白衣天使们几乎就在哪里。从2020年初,全国2.86万名护士挺身而出,奔向武汉,驰援湖北,日夜奋战在护理患者第一线,再到疫情形势呈现“多点散发,局部爆发”的当下,诸如“140名大连医护星夜奔赴长春”“全国已有上万名医护人员驰援上海”等感人词条依然不时见诸网络。时光虽然不语,但白衣执甲的天使们,却用一次又一次对生命的精心护佑、暖心陪伴、周到护理,唱响了平凡职业的不平凡之歌。

  没有人不会老去,但总有人正在年轻。在一次又一次的疫情防控阻击战中,我们也有幸见证着一批又一批“90后”“00后”的先锋从白衣队伍中竞相涌现。他们或许是2020年武汉一线战“疫”的医护人员中,“多达12000人,占医护队伍1/3”的这组醒目数字;他们又或许是在“五一”假期驻守在上海ICU中的90后男医护,悉心陪同,暖心照料,帮助一位位高龄患者消除恐惧和孤独……当有些人还在哂笑“后浪们”的稚嫩臂膀,这个群体中的大多数却早已默默发光,成长为新时代共和国医护战线的坚实脊梁。

  一个崇高的职业值得全社会的尊重,一个常常奉献的群体需要得到社会的善待。今年我国护士节的主题是“关爱护士队伍,护佑人民健康”。关爱,不止体现在特定节日的讴歌与赞美,更重在日常的尊重与理解。就比如,我们常常认为,“他们”其实是“她们”。依据国家卫健委发布的数据,截至2021年底,我国护士队伍已经超过500万,其中男护士的比例占到3%,较2012年1.8%有所提高。需要看到,这是一个较为小众却正在逐渐增长的群体。任何职业本就是能者皆任、不分男女,默认护士是“偏女性”的工作,甚至认为男护士就是“不务正业”,这不仅是职业偏见,更是一种观念上的“伤害”。

  还比如,有些观点认为,护士是一种缺少技术含量的工作,不过是医生身边“打下手”的助手。只看到这个职业群体日常负责的繁杂琐事,却忽视了每一份工作背后的事无巨细,这也是对这个群体的不公。依据我国在2008年发布的《护士条例》,其中就指出“护士执业,应当经执业注册取得护士执业证书”“在紧急情况下为抢救垂危患者生命,应当先行实施必要的紧急救护”……这意味着,身为护士,一定的专业素养、相应的医学知识是基础门槛。而具体到现实工作环境中,作为最常与患者打交道的工作者,许多护士岗位也要求具备有足够的耐心和良好的沟通能力;而在重大关头,医疗战线最先冲锋陷阵的,必然有护士这支队伍……可以说,这个群体不仅是医生的“必要拍档”,更是勇气的化身、责任的化身。

  一袭白衣,用双手护佑临危的生命;心怀仁爱,用耐心抚平焦虑的情绪。他们不仅承载着救死扶伤的初心,也托举着心灵沟通的桥梁,他们的工作远远比我们想象得要更为艰辛。今天是护士节,请怀揣着炽热的心意,诚挚的感恩,致敬身边每一位了不起的白衣天使!(许洪鑫)

作者: 编辑: 未来网新闻侯智

新书打榜

中央新闻网站  专注青少年领域

版权所有:未来网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5108号 京ICP备17024435号-6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客服电话:010-57526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