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青年来论 > 正文

漫评:中欧班列(厦门)十年驰骋,绘就开放合作新章

2025年8月16日,一列载有休闲鞋、服装等货物的中欧班列(厦门)从厦门国际物流港缓缓驶出,标志着中国首条自贸区始发的中欧班列已开通10周年。十年风雨兼程,中欧班列(厦门)以创新激活发展动能,用服务架起共赢桥梁,为区域互联互通、构建新发展格局注入澎湃动力。

中欧班列(厦门)开行的十年,是通道持续拓展、效能不断提升的十年。它从初期的单一路线,到如今发展至7条线路、辐射13国30城,运送货物超12万标箱、货值突破52亿美元,成为连接中国与亚欧市场的“钢铁动脉”,为经贸往来提供坚实的交通支撑。具体来看,比利时巧克力、白俄罗斯牛肉等优质进口商品,通过班列走进寻常百姓家;国产电动汽车、跨境电商包裹等“中国造”,借助班列驶向亚欧腹地,助力中国企业“走出去”,这一来一往的双向奔赴,不仅让货物在亚欧大陆上高效流通,更推动互联互通,促进互利共赢。

中欧班列(厦门)取得显著成就,离不开铁路网的不断完善以及铁路部门对服务模式的持续创新。十年来,合福、福厦、龙龙等多条高铁线路相继开通,缓解客运压力,进而促进鹰厦、峰福等普速铁路货运潜能释放;中欧班列(厦门)依托海铁联运模式,将海运与铁路运输无缝衔接,这就有助于压缩商品运输时间,节约运输成本;多式联运监管中心的启用,实现货物“一次性货物集结、一次性海关查验、一次性放行”,让物流衔接更高效顺畅……硬件升级与服务优化的双重发力,让这条连接亚欧的“钢铁动脉”不断焕发新活力,也为我国国际物流通道建设提供了宝贵借鉴。

十年来,中欧班列(厦门)以“钢铁驼队”的姿态架起了跨越山海的合作之“桥”。未来,期待中欧班列(厦门)继续驰骋,在共建“一带一路”的画卷上,续写更多互联互通的新篇章。(文字:唐文强;漫画:周亚杰)

编辑:耿玥

马上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