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驼队”驰骋,汽笛长鸣。近日,今年经内蒙古二连浩特铁路口岸出入境的中欧班列突破30万标准箱,较去年提前23天实现这一目标。这彰显着我国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果,也折射出我国经济发展的强大活力和韧性。
二连浩特铁路口岸地处中蒙俄经济走廊核心,是中欧班列“中通道”唯一进出境铁路口岸。截至9月8日,二连浩特铁路口岸今年累计接运中欧班列2646列,运送货物348.76万吨,分别同比增长9.5%、15.4%,突破30万标准箱更是较去年提前23天。一系列运输数据的突破,进一步印证了中欧班列“中通道”强大的物流效能,见证着中蒙俄经济走廊不断提升的贸易活跃度,也体现了中欧班列为亚欧国家产业联动和经贸合作持续注入强劲动能。
二连浩特铁路口岸自2013年通行首趟中欧班列以来,累计通行中欧班列现已突破2万列;中欧班列“中通道”运行线路达74条,通达德国、波兰等10余国70多个城市或站点,辐射国内24个省区60余座城市;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以来铁路部门在二连浩特铁路口岸先后增加“芜湖—莫斯科”“琉璃河—明斯克”“大同—谢利亚季诺”班列线路……路网的不断扩展,推动中欧班列的开行数量、频次不断增长,这不仅为更多渴望参与国际合作的城市与企业打开了“出海窗口”,同时也为沿线地区开展经贸合作搭建了重要平台,有利于进一步保障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为促进区域经济合作提供重要支撑。
面对日益增长的货运需求,二连浩特铁路口岸重新划分装卸作业区域,增加专用作业线,开辟“绿色通道”保障中欧班列通行,目前单趟中欧班列的口岸停留时间可压缩到4小时以内。依托数字化通关流程,该口岸还实现了班列“快进快出”,不仅打通了运输的堵点、痛点,更进一步提高了通关效率,降低了企业的运输成本,为企业抢占发展先机、深化国际合作注入了强劲动力。
志之所趋,无远弗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期待二连浩特铁路口岸继续以充满活力的姿态,推动中欧班列行稳致远,助力书写开放与合作的新篇章。(孟建兵)
编辑:侯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