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岁月流转,2025年春运如约而至。今年春运是春节申遗成功后的首个春运,预计90亿人次穿梭神州大地。在这幅流动长卷中,“钢铁巨龙”驰骋不息,不仅承载着亿万家庭的团圆梦想,更映照出国家经济社会的蓬勃活力,勾勒出一幅“巳巳如意”的新年图景。未来网联合中国铁路南昌局集团有限公司推出【春运暖评】系列融媒评论,生动展示2025年春运的一个个温暖瞬间,探寻中国式现代化的万千气象。
————————————
2025年春运开启以来,广大旅客陆陆续续踏上旅程。据交通运输部门等部门预计,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将达90亿人次,其中全国铁路发送旅客有望突破5.1亿人次,规模有望创历史新高。
从昔日“一票难求”的绿皮车到如今“说走就走”的复兴号动车组列车,这一图景的转变,正是铁路事业飞速跃进的生动写照,为民众的春运出行提供了坚实的“硬支撑”。
截至2024年底,我国高铁网络已延伸至4.8万公里,全国铁路营业总里程更是达到了惊人的16.2万公里。如今,越来越多的城市和乡村被纳入高效便捷的铁路交通网络之中,“八纵八横”的高铁网极大地消弭了地域之间的时空屏障,让人们日常出行的选择犹如繁花绽放般丰富多样。
科技的力量,如同春风化雨,悄然改变着春运的面貌。2025年春运,AI系统频频亮相,信息技术广泛使用,智慧春运让旅客出行越发从容。铁路12306平台的“学生、务工人员预约购票”及“系统自动提交订单”功能,不仅省去了旅客抢票的烦恼,更有效规避了“电子黄牛”的侵扰。可以说,技术创新为铁路春运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同时也为旅客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捷与安心。
春运的蜕变,不仅体现在硬件设施的迭代升级,更在于服务品质的显著提升。厦门北站的“八闽智慧印记”高铁热链主题餐厅推出的多样化餐食,让旅客在旅途中也能享受舌尖上的盛宴;广州南站、深圳北站、长沙南站等车站,通过增派志愿者、设立爱心通道、优化换乘流程、增设自助换乘设施及便民医疗点等一系列措施,将关怀渗透到每一个细微之处,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一枝一叶”,还将汇聚成推动时代发展的磅礴力量。
展望未来,随着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期待铁路春运以更加智能化、人性化的服务,为旅客带来更多惊喜与温馨,让每一次旅程都成为一段满载幸福的记忆。
总策划:李玥 蔡栩
策划:姚凌 丁波 孟昭满
统筹:姚凌 胡建刚 李翊
文字:唐文强 李翊
漫画:唐文强
编辑:王晓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