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岁月流转,2025年春运如约而至。今年春运是春节申遗成功后的首个春运,预计90亿人次穿梭神州大地。在这幅流动长卷中,“钢铁巨龙”驰骋不息,不仅承载着亿万家庭的团圆梦想,更映照出国家经济社会的蓬勃活力,勾勒出一幅“巳巳如意”的新年图景。未来网联合中国铁路南昌局集团有限公司推出【春运暖评】系列融媒评论,生动展示2025年春运的一个个温暖瞬间,探寻中国式现代化的万千气象。
————————————
2025年春运已过大半。数据显示,自1月14日至2月6日,全国铁路累计发送旅客3.1亿人次。这一数据背后,是万千游子对阖家团圆与美好生活的奔赴,更是铁路部门以科技创新和温情服务让旅客出行更美好的生动写照。
春运期间客流庞大,并有着复杂多变与难以预测的特性,铁路部门以“智慧化”作为破题的关键利刃,推动运力调配更加灵活化、精准化,并促进服务品质和效率跃升。12306候补购票功能结合大数据分析,进一步提升旅客候补购票成功率,让无数人焦虑不已的“一票难求”困境得到了有效缓解;无感安检等技术则让进站流程缩短至“分钟级”,旅客平均候车时间降低;智能巡检机器人实时监控列车状态,凭借其敏锐的“感知触角”,在第一时间精准捕捉到潜在的故障风险,提前发出预警信号,为列车的安全平稳运行筑牢坚实防线……在科技的加持下,一系列“硬核”举措改善了人们的出行条件,让“人潮涌动”的春运更加从容有序。
春运不仅是对运输能力的考验,也是发展温度的有力彰显。铁路部门以“旅客需求”为圆心,精心绘制服务的“同心圆”,将贴心服务的触角延伸至每一个细微之处。福州站设置免费充电台、带充电功能的候车座椅,缓解了携带电子设备的旅客的“电量焦虑”;厦门北站联合地铁、公交系统增开夜间交通班次,帮助凌晨到站旅客破解出行“最后一公里”难题……铁路部门秉持着“人民铁路为人民”的理念,为旅客排忧解难,让春运出行更加便捷、舒心。
2025年春运还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人们怀揣着对未来的憧憬,陆续奔赴新一年的奋斗之旅。期待铁路部门继续以旅客需求为导向,加强运力保障,优化服务品质,推动春运返程路充满温暖与安心,助力每一位旅客都能以昂扬的斗志、饱满的热情,全身心地投入到新一年的拼搏奋进中。
总策划:李玥 蔡栩
策划:姚凌 丁波 孟昭满
统筹:姚凌 胡建刚 李翊
文字:孙宇 李翊
视频:唐文强
编辑:王晓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