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央及地方网络媒体记者、网络名人等组成的“发现团”,深入“昆大丽”、丽香铁路沿线采访报道,生动展示云南铁路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的担当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实际成效、铁路人团结奋斗的精神风貌……连日来,由中央网信办网络社会工作局、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党组宣传部联合主办的2025年“发现最美铁路·云岭天路春潮涌”网络宣传活动如火如荼地进行。
在平均海拔3380米的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迪庆州),丽香铁路宛如一条蜿蜒的钢铁巨龙,为滇西北高质量发展带来崭新机遇。这条“美丽云岭天路”,由2万余名建设者历时9年建成。他们采用先进的安全管理体系、持续进行技术创新,不仅克服了高寒缺氧、极端天气等重重挑战,更为旅客精心打造了安全、便捷、温馨的出行体验。
严抓安全管理,夯实出行保障。丽香铁路全长139公里,一路穿越横断山脉,海拔落差近1000米,极端气候与复杂地形交织,为铁路安全管理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面对这些难题和困境,铁路部门建立严密的安全管理制度;参与建造的铁路建设者也深知自己肩负重任,在高寒高海拔地区一丝不苟地夯实道床。面对高原冻胀、路基变化等难题,铁路建设者秉持“毫米级”的极致精度,精心维护每一寸轨道,为列车平稳运行筑牢坚实基础。
大力技术创新,提升出行体验。为应对高原环境的极端特殊性,铁路部门大力推进技术创新,为丽香铁路的安全稳定运营装上了“智慧大脑”。THDS(红外线轴温探测系统)设备运用先进光电技术,如同敏锐的“千里眼”,实时监测列车轴承温度变化;轨道旁安装的智能融雪装置,在暴雪肆虐时能迅速启动;动车组列车配备的电采暖装置能有效适应零下25℃的气温,高效空调和通风系统可根据乘客的需求和车厢内部的温度、湿度等因素进行智能调节,为旅客营造舒适的乘车环境……这些技术创新的实现,都离不开一个个铁路人的奉献。值得一提的是,丽香铁路沿线制氧站的铁路工作人员也实现了对氧气瓶的“扫码管理”,有利于提升氧气供应环节的安全性,为铁路运营及旅客健康提供了坚实保障。
青春逐梦云岭,共绘团结新篇。丽香铁路全线青年职工占比84%,他们克服高原反应,精心维护设备,守护列车安全稳定运行;藏族售票员用熟悉的乡音服务旅客,提升旅客的出行体验……这些青年们“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党和国家事业之中”,为推动滇西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无限活力。
丽香铁路不仅是一条交通动脉,更是一条“民族团结之路”“经济发展之路”“文明交融之路”。它承载着沿线各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如同一根坚韧的纽带,助力滇西北高质量发展。在丽香铁路沿线,铁路人以无私奉献的精神和精益求精的态度,保障列车运行安全、提升旅客出行体验,让“人民铁路为人民”的初心在云岭大地生根发芽,也向世界展示了一条既有“速度、精度”,更具“温度、厚度”的“美丽云岭天路”,助力书写新时代交通强国的壮丽篇章。(文字:万亚君;漫画:栗也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