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云南3岁女童头上插刀淡定就医”的视频在网上引发关注。据报道,8月15日23时,昆明市东川区居民胡某在家中更换床单,拉抖床单时不慎将床边摆放的水果刀甩飞,砸到正在玩耍的女儿刘某头部。经医护人员全力救治,刀体已第一时间取出。公安机关介入调查,认定系意外事件,排除案件。
这起“意外”事件实在令人揪心。一个才3岁的孩子,本应在家长的呵护下无忧无虑成长,却在家中遭遇如此骇人的危险,很容易给其身心蒙上阴影。虽然刘某暂无生命危险,但这“一页”还不能轻松翻过——回看这起事件,刘某家长的监护责任,很明显存在缺失。
试想,如果刘某家长具备基本的安全意识,把水果刀等危险物品放到该放的安全地方,如果胡某抖床单的时候看看有无异物,还能出现这样的“天降横祸”吗?另外,刘某受伤后,家长不是叫救护车送医,而是自行带刘某去医院,甚至任刘某自由行走,应急处理太过随意粗疏,不仅暴露了刘某家长安全意识的薄弱,也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他们育儿能力的欠缺。
跳出这起个案来看,近年来各地发生的因家长监护责任缺位引发的儿童安全事故颇多。有父母下车后,把孩子“遗忘”在车上,对孩子身心造成伤害,有些孩子甚至失去了生命;有家长一边玩手机,一边带娃游泳,导致孩子在眼皮下溺水……这些惨痛的教训,无不昭示着部分家长安全意识匮乏、监护职责虚置。由此,“时时在线”的监护责任、细致入微的安全理念、科学合理的救助方法等,亟待在每一位家长心中真正扎根。
未成年人保护非小事,唯有强化安全意识,掌握安全本领,方能为孩子撑起一把更安全的大伞。且从法律层面来看,《民法典》、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都对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的监护职责作出了规定,这既是对家长监护责任的刚性约束,也是为未成年人安全筑起的法律屏障。为人父母者,应当看清前车之鉴,仔细拿起“放大镜”,认真查找消除孩子身边的各种“危险源”,懂得如何防范、施救,当好家庭安全“守护者”,避免类似安全问题重演。
此外,在笔者看来,公安、妇联、社区等职能部门也有必要定期开展多种形式的针对性教育,用好典型案例,帮助更多家长提高安全意识,压实监护责任。
家长的一时疏忽,可能给孩子带来终身遗憾。期待每一位家长都能将监护责任转化为自觉行动,用责任与细心筑牢安全防线,守护孩子在阳光下安全成长。(欧阳晨雨)
编辑:郭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