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连日来,人们走进纪念馆、革命遗址等红色教育基地,以实际行动赓续伟大抗战精神。
在中国铁道博物馆,350余件(张)珍贵历史图片及100多件实物展品呈现了中国铁路在抗战中的战略价值与历史贡献;在江苏淮安,新四军刘老庄连纪念园开展缅怀先烈实境课堂活动,人们探访当年的战斗战壕,体验战场场景,深刻感悟烈士们不怕牺牲、顽强拼搏的精神……这种以实物为证、以场景为媒的纪念方式,不仅让抗战历史的细节更加鲜活生动,更让“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深深扎根在当代人心中,成为激励我们在新时代砥砺前行的强大精神动力。
南京城里三十万同胞惨遭屠戮的血泪,潘家峪村民被集体扫射的悲怆,侵华日军731部队细菌战的残忍,重庆大轰炸中平民的哀嚎……面对侵华日军的暴行,无数中华儿女以铮铮铁骨战强敌、以血肉之躯筑长城,前仆后继赴国难,谱写惊天地、泣鬼神的雄壮史诗。由此,传承和弘扬伟大抗战精神的内核绝非铭记仇恨,而恰恰是对和平的执着守护。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纪念抗战的重要时间节点,出席纪念全民族抗战爆发、纪念抗战胜利等活动,前往抗战纪念设施、遗址缅怀先烈、致敬英雄,强调“要大力弘扬伟大抗战精神”“把伟大抗战精神一代代传下去”,为传承红色基因、凝聚民族力量锚定方向。历史的回响,从未在现实中停止激荡。当我们立于百年变局的潮头之上,会发现挑战和斗争始终存在。把伟大抗战精神传下去,需要站在大历史观的高度。日本侵华战争本质是把“弱肉强食”的野蛮行径强加给中华儿女的残酷侵略与民族压迫。时过境迁,丛林法则并没有退出历史舞台,这就提醒我们,居安当思危、繁荣需奋进。伟大抗战精神,也是我们应对单边主义挑战、抵御外部风险、实现民族复兴的重要力量。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即将到来的九三阅兵,就是为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在这场世人瞩目的盛典上,部分陆海空基战略重器、高超精打、无人和反无人装备,都将首次对外展示。最新装备、国之重器齐上场,展现的是国家的强大实力,更是对当年抗战先烈们的深情告慰。这场国家仪式也将以极具感染力的方式展现伟大抗战精神在新时代的赓续传承,向世界宣示我们要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的正义立场。
当伟大抗战精神从厚重的史册中走出,融入日常生活的细流,它便实现了代代相传、生生不息。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壮阔征程上,让我们从抗战历史中汲取力量,传承和弘扬伟大抗战精神,书写无愧于先辈、无愧于时代的奋斗篇章。(谢伟锋)
编辑:侯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