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原创评论 > 正文

【沿着口岸看变化】漫评|二连浩特铁路口岸助力“钢铁丝路”高质量发展

编者按】

在中国约2.2万公里的陆地边境线上,一座座铁路口岸助力“中国制造”“中国智造”加速走向世界,也让“全球好物”高效进入中国市场,为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贡献坚实力量。未来网联合中国铁路呼和浩特局集团有限公司推出【沿着口岸看变化】系列融媒体评论,从铁路口岸的繁荣发展中见证中国式现代化的万千气象。

————————————

截至9月8日,二连浩特铁路口岸今年以来中欧班列进出口货物达30万标准箱。二连浩特铁路口岸是中欧班列中通道的关键节点,也是中蒙俄经济走廊的重要节点。自2013年通行首趟中欧班列以来,二连浩特铁路口岸进出境中欧班列线路已达74条,辐射国内24个省(区、市)的60余个城市,通达德国、波兰等10多个国家的70多个城市或站点,助力“货畅其流”的国际物流网络悄然编织成型。

互联互通,书写时代新篇。搭乘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东风,二连浩特铁路口岸在促进对外贸易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日益凸显,一系列相关产业集聚。比如,传统大宗商品贸易持续巩固,大规模仓储物流园区相继建成,助力“通道+枢纽+网络”现代物流体系加快构建,为区域互联互通注入更加坚实的力量。

优化服务,构建亚欧新桥梁。近年来,二连浩特铁路口岸持续优化服务保障措施,从这里经过的中欧班列不管是货物质量、班列频次还是通关效率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举例来看,货物品类拓展至汽车及配件、高端机械设备、电子电器等高附加值的商品;办理出入境中欧班列各类交接手续由最初的7至8个小时,压缩到最快2个小时,实现“数据网上走、通关无纸化”……“钢铁驼队”在二连浩特铁路口岸往来穿梭,轰鸣声划破戈壁的寂静,为经贸友好往来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续写丝路新辉煌。

一直以来,“钢铁驼队”昼夜兼程,风雨无阻。展望未来,期待二连浩特铁路口岸为中欧班列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撑,为稳物流、畅贸易、暖民心注入更多“确定性”,持续奏响合作共赢的时代强音。(文字:李龙;漫画:许文涵)


编辑:单文强

马上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