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原创评论 > 正文

未来网评|薪火相传,让英烈精神生生不息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烈士纪念日向人民英雄敬献花篮仪式今天上午在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人民英雄纪念碑巍然耸立,中华民族的脊梁巍峨挺立,我们铭记英烈丰功伟绩,更接过精神火炬砥砺前行。

岁月有声,荡气回肠;精神无言,掷地铿锵!弹尽粮绝、冰天雪地,孤身一人战日寇的杨靖宇;手持炸药包与敌人同归于尽,捍卫“人在阵地在”铮铮誓言的杨根思;毅然回到革命老区,把青春和生命献给脱贫攻坚的黄文秀;坚守“宁肯高原埋忠骨,绝不丢失一寸土”的信念,用生命守护祖国边疆的陈红军、陈祥榕、肖思远、王焯冉……他们来自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战场,却同样用生命诠释了“忠诚”与“担当”,将民族命运和人民福祉扛于肩头,成为跨越时空、激励后人的精神坐标。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在这个特殊的年份,我们更应铭记英烈事迹、传承英烈精神,从他们的牺牲与奉献中汲取奋进力量,书写新时代的奋斗答卷。

近年来,也有许多为了党和国家事业献出生命的烈士。王佳佳、陈声欢等17名司法人员,有的尚在英年就因公殉职,有的积劳成疾倒在工作岗位上,有的因严格公正司法遭到凶徒报复;以身体作为护盾,用生命擦亮忠诚,湖北民警邱建军浴血追凶,与歹徒殊死搏斗,守护人民安宁;时任吉林省临江市副市长、公安局局长夏琨在抗洪抢险途中遭遇道路塌方,车辆坠入洪流,将生命永远定格在了抢险路上……“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面临着各种机遇和挑战,我们更应从英烈身上汲取精神力量,升腾起攻坚克难、勇往直前的强大动力,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

崇尚英雄才会产生英雄,争做英雄才能英雄辈出。从以法律形式将9月30日设立为烈士纪念日,到《烈士褒扬条例》修订通过;从启用烈士纪念设施保护标志及标识牌,到持续接回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从组织开展“百年英烈”褒扬纪念系列活动、推动7000余名英烈事迹进入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展陈,到先后公布四批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294处和著名抗日英烈、英雄群体1128名,国家出台一系列政策、举措缅怀英烈、尊崇英烈、告慰英烈、传承英烈精神,让全社会“崇尚英烈、缅怀英烈、学习英烈、捍卫英烈、关爱烈属”的氛围愈发浓厚,也让红色种子在越来越多人尤其是年轻人心中生根发芽。

在今年烈士纪念日来临之际,全国多地举行了丰富多彩的纪念活动。各地大中小学也以此为契机,组织开展“大思政课”。中国矿业大学在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前举行“缅怀英烈守初心 勇担使命建新功”烈士纪念日主题活动,围绕缅怀英烈主题,进行情景朗诵、主题分享、合唱等;浙江省绍兴市成章中学举行“弘扬英烈精神,担当时代使命”烈士纪念日青春宣誓活动,号召同学们争当有骨气、有志气、有底气的中国少年;陕西省西安市莲湖区“缅怀先烈 传递星火 奋进新征程”烈士纪念日主题活动暨莲湖路小学烈士纪念碑护卫队传承交接仪式举行,引导学生从先烈身上汲取健康向上的正能量……这些纪念活动,是英烈精神与青春力量的“隔空对话”,是红色基因的生动传承,在潜移默化中为青少年点亮了理想的灯塔,让“从哪里来”的初心更加坚定,“向何处去”的使命更加清晰。

秋风拂过纪念碑的浮雕,将英烈故事轻轻传唱;阳光照亮坚定的眼眸,让红色基因代代赓续。我们对英烈的纪念,从来不停留于对过往的追忆,更在于面向未来的笃行。那些镌刻在民族记忆里的名字,那些熔铸在精神血脉中的信仰,早已成为我们穿越风雨、勇毅前行的底气。当英烈精神化作亿万人民的行动自觉,当“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誓言响彻神州大地,我们必将创造不负革命先辈期望、无愧于历史和人民的新业绩!(吕品)

编辑:耿玥

马上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