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2日,我们迎来了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9周年纪念日。忆往昔峥嵘,负千钧重任,历万里跋涉,熔铸不朽丰碑;看前路风光,伟大长征精神正激励着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接续奋斗中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站在新的起点,我们重温厚重史诗,弘扬伟大长征精神,传承红色基因,进一步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向着中国式现代化宏伟目标阔步前行。
长征是人类历史上一次无与伦比的伟大远征。从湘江之畔的浴血突围到遵义城头的曙光初照,从泸定桥铁索上的英勇冲锋到六盘山下的红旗招展,总行程65000余里、历时2年多的长征,锻造着共产党人坚忍不拔的精神意志,书写下中华民族的不朽传奇。长征的胜利,实现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事业从挫折走向胜利的伟大转折,开启了中国共产党为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而斗争的新的伟大进军。
长征标注了人类精神的新高度。“长征这一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壮举,留给我们最可宝贵的精神财富,就是中国共产党人和红军将士用生命和热血铸就的伟大长征精神。”伟大长征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红色基因和精神族谱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深深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滋养,成为鼓舞和激励中国人民不断攻坚克难、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强大精神动力。就如“十四五”期间,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艰巨前所未有,但我国“乱云飞渡仍从容”,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的开创性进展、突破性变革、历史性成就。伟大长征精神所蕴含的奋斗底色与战略智慧,为我们提供了攻坚克难的坚实支撑,因此我们才能跨越前进道路上的一个个“娄山关”和“腊子口”。
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长征路,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在新时代弘扬伟大长征精神,是应对各类风险挑战的必然要求,也是走向光明未来的强大动力。今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规划的谋篇布局之年。新征途长路铺展,面对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的未来,更需要将伟大长征精神转化为“思想引擎”与“行动马达”,破解难题难点、开辟崭新境界,以昂扬的历史主动、坚定的行动自觉,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在陕西延安,由中央网信办、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新华社、陕西省委网信委联合主办的“红星照耀中国·从伟大胜利走向伟大复兴”网络主题宣传活动举行,以红色文物、红色歌曲、红色故事为依托,悄然播种“红色种子”;在甘肃兰州,“五老”进校园宣讲活动举行,“血战湘江”“四渡赤水”“飞夺泸定桥”“过雪山草地”等经典战役和感人故事,将红军战士不畏艰难、不怕牺牲、信念坚定、团结互助的英雄形象生动地展现在同学们面前;在江西瑞金金穗学校、四川泸定县泸定桥小学、重庆中敖镇中心小学和陕西延安新区第二小学等地,少先队员们积极参与未来网开展的长征精神主题征集活动,跨越时空齐声朗诵《七律·长征》;在内蒙古包头,“弘扬伟大长征精神争当新时代好少年”——先锋道小学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9周年主题活动举行,通过升旗仪式、主题演讲、播放长征纪录片片段、讲述长征小故事等方式,引导学生们赓续红色血脉,将伟大长征精神融入日常学习生活中……从校园里的红色课堂到长征遗址前的研学实践,丰富多样的活动让广大青少年真切“触摸”长征这段光辉历史,懂得伟大长征精神并非遥远的传说,而应融入血脉和灵魂。少年强则国强,一代代青少年接受红色精神的洗礼,正是在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汇聚源源不断的青春力量。
八十九载风雨兼程,伟大长征精神历久弥新;新时代使命在肩,接续奋斗步履不停。让我们在新长征路上大力弘扬伟大长征精神,跨越新的“雪山草地”,征服新的“雄关险隘”,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壮阔征程上,书写新的“长征史诗”!(吕品)
编辑:高富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