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原创评论  >  正文

疫情、“封城”、网课、离别……武汉孩子的“难忘一课”

2020-03-19 10:48:50 来源: 未来网

   【在一起·武汉“封城”后】之十六

  编者按: 

  2020年1月23日,武汉“封城”。

  “封城”既是无奈之举,也是必要之举,为了抗击疫情,武汉人民做出了巨大贡献。病毒隔离但人心相通,全国上下,共克时艰,始终与武汉人民在一起。钟南山院士眼含热泪地说:“武汉本来就是一个英雄的城市。有全国、有大家的支持,武汉肯定能过关!”

  为此,我们开设专栏【在一起·武汉“封城”后】,邀请生活在武汉的知名时事评论员作为特约观察员,以一名普通市民的眼光,记录“封城”后武汉人民的真实生活。

    本网特约观察员 斯涵涵 

  朋友李蕊说,你都写了这么多篇关于武汉成年人的文章,孩子们呢?

  是啊,900万坚守的武汉人口中,他们也应该被清晰地记录在册。

  不知从何时起,“神兽”成了家长对孩子的代称,其中几分爱昵、几分愤怒,外加几分无奈。

  为了抗击这一场突如其来的大疫,政府采取了许多措施,延长春节假期,学校推迟开学时间,孩子们隔离在家中,全体开启了 网课时间。

  “一场疫情,全民成了厨子,医护成了战士,干部成了门卫,老师成了主播,家长成了班主任……只有神兽们,依然是神兽。”这句网络调侃,流行一时,让人啼笑皆非。

  李蕊给我发过来一个图像,她的儿子小龙正在专心致志地听讲,我不由得连声夸赞。没想到,摄像头一转,摄像头前不过是打印的一张照片,小龙正躲在摄像头之外专心致志地打游戏,连妈妈进去都没有察觉,李蕊爆发了:“气死我啦!”

  我也好奇,封城了,打印店早就关了门,他怎么打印的照片?李蕊说:“好像是他的同学家中有打印机,他们鼓捣着几个人都打印了一张,这些伢(武汉话中,孩子称为伢,音“吖”),做作业气得家长脑壳疼,这些歪门邪道,却无师自通呢。”

  确实,在上网课的时候,调皮的学生们与老师、家长开始了一轮又一轮的“猫捉老鼠”游戏。有在班级群频改昵称让老师认不出自己的,有冒充老师早早喊下课的,有名正言顺拿家长手机打游戏看短视频的……乐此不疲。

  老师们更是可怜,手机、电脑、平板齐上阵,授课地点从教室转到了云端。生生被逼成了18线主播,年轻人还无所谓,真苦了那些岁数大、不熟悉电脑的老师。好容易连上线了,点好名了,平台不是卡顿就是崩了,剩老师一个人在那儿自言自语一脸懵。还要在网上批改作业、整理教案、收集反馈意见……一天从早忙到晚,老师们从手忙脚乱逐渐变为 动作熟稔,自成一派。

  而家长们也深刻地体会到了“班主任”的不易。李蕊每天早上催促孩子起床,为孩子调好电脑或打开手机,帮助孩子去各种APP打卡,接收各科老师布置的作业,监督孩子用心听讲、完成作业,然后拍照上传给老师,随时要准备处理网络问题,抽空还要做一日三餐,身兼班主任、网管、厨师、保姆、摄影师数职,“什么时候开学” 成为家长们的最大呼声。

  那些面临中考、高考的学生,则要比其他学生面临更多的压力,毕竟他们受影响最大。时至今日,是否推迟高考一直没有决定,武汉的开城之日目前看来尚不可预见,学生们只有跟着老师复习备考,一起在家打“升学考试+抗疫”两场战役,据说不少老师都抓住疫情这本“鲜活教材”布置相关练习题,不知道能否押对题?

  虽然上网课曾经引发大量讨论及吐槽,人们对其褒贬不一,但能够宅家上网课、在家备考,从某种角度上来说,是一种幸运。那些被病毒击倒的孩子,更让人怜惜。

  目前大家都知道,新冠肺炎传染性强,家庭聚集性发病是其特征之一,一些小孩子便不幸牵连其中。

  李蕊丈夫在中南医院工作,他的同事被感染了,同事一家四口分散四个地方隔离,9岁女孩成为汉阳国博方舱医院的最小患者,医护人员对她格外关心。她出院时尽管伤心落泪,却仍懂事地对医务人员说:我替武汉谢谢你们。这段带着哭腔的声音让无数人泪湿眼眶。

我替武汉谢谢你们

  截至3月16日24时,新冠病毒疫情累计死亡病例3226例,我们不知道这其中有多少位孩子,在尚未绽放的年龄便被病魔夺去了生命。鲜活生命的猝然逝去令人扼腕。

  2020年初的超长寒假,孩子们经历了疫情、封城、网课等一系列特殊事件,知道了新冠病毒、方舱医院、确诊病例、治愈率等等专有名词,品尝到了焦虑、伤心、离别、坚强等复杂情绪。虽然他们年少,不能完全理解这场灾难的重大影响,大人们也不遗余力地想将他们保护得很好,但这场突如其来、全民参与的战疫,必然会成为其成长过程中的难忘一课,也会为其烙上坚毅、勇敢、不屈不挠、向险而生的民族记忆。

武汉某封闭小区里,活泼的小猫

    相关文章: 

    【在一起·武汉“封城”后】之一:我是武汉人 

    【在一起·武汉“封城”后】之二:武汉现在缺粮缺菜吗? 

    【在一起·武汉“封城”后】之三:漂在海外的人,我们回家 

    【在一起·武汉“封城”后】之四:武汉人的“特殊”元宵节:有些事,总要有人做啊 

    【在一起·武汉“封城”后】之五:从“上门”到“自量体温” 武汉社区抗“疫”的一次转变 

    【在一起·武汉“封城”后】之六:武汉抗“疫”:大学宿舍紧急征用记 

    【在一起·武汉“封城”后】之七:去医院开胰岛素竟没那么难 伴着鼠年武汉的初雪 

    【在一起·武汉“封城”后】之八:武汉的社区工作者 我太“难”了 

    【在一起·武汉“封城”后】之九:武汉“风暴眼”中的老人们:执拗、冲突与谅解 

    【在一起·武汉“封城”后】之十:一场“汉骂”引起的风波,不妨听听公道话 

    【在一起·武汉“封城”后】之十一:“封城”后的团购生活:谁家有冰糖?我有盐 

    【在一起·武汉“封城”后】之十二:武汉社区:“猴子卖鱼”,一次不熟练的好心 

    【在一起·武汉“封城”后】之十三:报告,萝卜们都走了,我被扣下来了 

    【在一起·武汉“封城”后】之十四:武汉居民热议“爱心包”:关乎尊重、爱心与公平 

    【在一起·武汉“封城”后】之十五 “蔬菜人”、“芹菜花”,苦中作乐的武汉人

作者: 斯涵涵 编辑: 巩帅

中央新闻网站  专注青少年领域

版权所有:未来网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5108号 京ICP备13016345号-1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客服电话:010-57526311